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日本主流網站對2014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道研究

作者:包丹來源:《視聽》日期:2015-01-14人氣:856

引言

本文所作的日本主流網站是指朝日新聞網、讀賣新聞網、產經新聞網。2014年3月5日至3月13日召開的中國第十二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2次會議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尤其聚焦于特別是經濟改革、環(huán)境問題、反腐敗等議題受到了西方媒體的不同程度的關注。本文試圖擬運用議程設置理論和框架理論,以框架分析為理論基礎研究作為鄰國的日本新聞主流網站對此如何選擇報道重點焦點來,建構對中國的國家形象進行建構。以新聞根據網站隸所屬的報紙對華基本政治的政治立場為判斷的基本點,基準,筆者本文選取了以對華中立性報道比較多的較中立的朝日新聞網、,對華基本上負面消極報道較多的較負面的讀賣新聞網、,雖然對華負面新聞報道較多、但對中國正在發(fā)生的變革給予了較為積極報道的較正面的產經新聞網為例進行研究。探究日本主流網站何如建構中國國家形象及其新聞話語中的意識形態(tài)。

 大眾傳媒對某些問題的報道量或報道的優(yōu)先順序能夠影響受眾對這些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人們傾向于關注大眾媒介所關注的問題?!半S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把議程設置理論放到社會大環(huán)境中,并尋求新的拓展點—框架理論。1974年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提出框架理論。20世紀80年代框架理論開始引入新聞和傳播領域,誕生了“新聞框架”理論和“媒介框架””理論。新聞框架是指新聞媒體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性處理的特定原則,通過一定的符號體系表現(xiàn)出來,這些符號形成的新聞事件意義的建構。媒介框架理論的要點是,認為,媒介的報道一般都含有特定的認識框架,在具體的報道過程中,新聞工作者并根據這個認識框架進行選擇、解釋和、評論各種信息,受眾在接收媒體報道的信息時,在受媒體報道中的媒介框架影響下,建構自己對某個事物的認識。

在本論文中,筆者通過研究三家日本新聞網站的對報道主題選擇、報道視角、報道內容中的引語和關鍵詞的取舍和框架,探究日本主流網站新聞話語中的意識形態(tài)及其何如建構著的中國國家形象及其新聞話語中的意識形態(tài)。

一、報道主題分析

本文中的報道主題以是指對新聞標題的提煉為代表,筆者試圖總結和歸納網站新聞報道傳者向受眾傳達的中心思想和關鍵信息。

在三家新聞網站中輸入日文日文“中國全人代”(即“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關鍵詞檢索,除非相關報道外和需要付費閱讀的信息外,共得到本文以其余16條信息作為有效研究對象有效條目,。

其現(xiàn)將報道主題歸納如表1。

表1.三個網站的報道主題

時間
 朝日新聞網(8篇)
 讀賣新聞網(2篇)
 產經新聞網(6篇)
 
2014.2.28
 信息Box:經濟增長目標仍保持不變  
 
推進改革 
   
2014.3.2
 
 
 全面的改革
 
2014.3.4
 國有企業(yè)改革 
 
2014.3.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李克強總理主要發(fā)言內容
 
 習政權的“政左經右”、權力集中和國有企業(yè)改革、權力斗爭
 
周永康問題
 
 歷史問題、牽制安倍政權、“強化領海、領空防衛(wèi)”
 
經濟增長7.5%
 
 
2014.3.7
 
 
 關于“一國兩制”、重視統(tǒng)治
 
2014.3.8
 
 
 批判日本、孤立安倍首相
 
2014.3.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支持結構改革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經濟增長率目標7.5%左右
 以超過99%的贊成票通過強化國防、安保的“強硬路線”預算、政府活動報告,閉幕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增長目標
   
2014.3.16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尖銳化的習政權的反日攻勢

從上表1可知,在朝日新聞網有效的8篇相關報道的中,其中主要話題選題圍繞著中國經濟增長、國有企業(yè)改革等問題。在“兩會”開始之前的3篇報道中,潛移默化地的告知受眾即將舉行的“兩會”其中最主要的議題是經濟增長和推進改革,體現(xiàn)了對于經濟主題的偏重和強調,奠定了后續(xù)報道的主題,并建立起對此次會議的新聞框架,通過選擇新聞事實進行建構、支撐這個框架。。從上表中可看出,在有效的8篇報道中朝日新聞以3/4的相關報道的標題標題中都含有“改革”和“經濟目標”等字眼,體現(xiàn)出朝日新聞網側重改革和經濟目標。

雖然表面看似客觀,但也是對報道主題根據一定的認識框架進行選擇。

讀賣新聞網關于2014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道只有2篇。,在大會前朝日新聞網和產經新聞網以改革的基調進行報道,但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結束的當天,讀賣新聞網只在大會閉幕之時選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結束的當天以不足300字對人民代表大會的經濟增長和國防預算做了不到300字的簡單進行報道。在3月16日更是,發(fā)表了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尖銳化的習政權的反日攻勢”為題的目大篇幅社論。在進行新聞報道時,存在各國利益,但新聞本質是客觀的,媒體往往會選擇通過社論表達各自觀點和態(tài)度傾向,讀賣新聞網以“尖銳化的習政權的反日攻勢”作為重筆,正是通過其特定的認識框架,對日本受眾進行新聞建構,渲染中國對日本的“不友好”態(tài)度。

產經新聞網的報道標題中并未出現(xiàn)“經濟增長目標7.5%”等字眼,選題除了涉及國有企業(yè)改革外,每一篇各有報道主題其主體各不相同,但這些主題大多圍繞中日糾紛的背景下,中國問題上中國強化領海和領空防衛(wèi)牽制安倍政府,以及制造輿論孤立安倍政府、實行重視國防和安保的“強硬路線”,幾乎都在渲染中國在對日本問題上的強硬態(tài)度,中國國防威脅論。

公眾大多是通過新聞媒體來了解和獲取信息,較易往往關注大眾傳媒所關注的議題,并根據媒體對某些這些話題問題的報道量與優(yōu)先順序進行判斷問題的重要程度性。作為日本的主流網站,在對2014年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報道主題的選擇上,經濟方面?zhèn)戎刂袊洕鲩L速度仍保持在7.5%,政治方面大多是中國對日本政府的不友好和中國的強權政治。日本國內受眾在接受媒體報道的信息時,會根據日本主流媒體提供的框架來議題判斷事件的優(yōu)先順序重要程度,并會潛移默化地接受媒體報道中暗含或直白的中國對日本不友好的觀點影響,并以此建構自己對中國國家形象以及中日關系的認識。

二、報道視角:暗含政治傾向

讀賣新聞網的一篇社論文章開篇即頭寫道,“在歷史問題上,中國對日本施加壓力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尖銳化,。不得不引起警戒”,?!爸袊遣皇且試壹o念儀式為契機,通過學校教育和媒體報道大勢在全國開展反日活動?”①1。并在文章中用雙引號提出強調日本屬于“被害者”,渲染中國貧富差距、由于腐敗問題立案的公務員達5萬人以上。
產經新聞網在中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開始前的新聞宣傳報道中,文章標題使用含有暗示性和傾向性的“戒備森嚴”等的字眼。在會議開幕式當天,其發(fā)表了2篇文章,。一篇題為“習政權的‘政左經右’路線鮮明的表現(xiàn)是權力集中和國有企業(yè)改革,根本是權力斗爭”,文章提及習政權在政治上實行強化“集權體制”的左派做法,經濟上采取對國有企業(yè)強行改革的右派措施。最后寫道“地方債務的處理和對社會不安的擔憂等難題堆積如山”②2。另外一篇題為“李總理強調要在歷史問題上牽制安倍政權,‘強化領海、領空防衛(wèi)’”,兩篇文章對比暗示雖然中國自身的社會問題“堆積如山”,但還是要“牽制安倍政府”。

由于地域、語言等限制因素,日本普通民眾要想了解中國,主要途徑還是通過日本媒體,。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呈現(xiàn)事件的主動權。作為日本主要的新聞主流網站,在引導日本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無論是朝日新聞網、讀賣新聞網還是產經新聞網,在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軍費開支報道的同時,不約而同地提及中日歷史問題、中國對安倍政府的牽制、中國大勢渲染反日情況等。,2014年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多方面內容,但是日本主流媒體在報道視角的選擇上,通過新聞事實表達“無形的意見”,看似客觀,實則字里行間中隱藏著某種觀點,有意識地選擇或者突出報道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實際上是向日本受眾暗示中國對日的“不友好”態(tài)度,給日本公眾“中國=威脅,中國=不友好”的印象。 

三、解讀引語和關鍵詞

日本主流媒體在報道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過程中,將政治意圖和主觀傾向通過對新聞議題的選擇、遣詞、編排、對照等方式以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在報道中, 借引語為自己說話、彰顯自身意識形態(tài)話語與傾向性的情況十分多見。

例如在對2014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道上,產經新聞網在報道中提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活動報告中講到“中國要堅決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結果和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決不允許逆歷史潮流的行為”,“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該舉措是針對日本,但是實際上意在牽制在釣魚島和歷史認識上與中國存在不同意見的日本”3。并引用李克強總理在政府活動報告中提到的雖然政府設定2014年國內總生(GDP)增長率目標為7.5%,但是是否能夠實現(xiàn),中國政府也抱有擔憂。新聞話語中的詞匯選擇,通過一些帶有強調意味的詞語來加強語氣,從而起到更有效傳達其意識形態(tài)訴求的目的,并有意突出某一方面,淡化其他方面。如“堅決”、“牽制日本”、“對立的日本”、“擔憂”4等的表達隱含其意識形態(tài)觀點。 

三家網絡新聞媒體在內容組織句式上多運用“可見”、“一定”、“不能(得)不”等雙重否定的肯定式詞語,句型以及諸如,“似乎”和“被”推測句型以及被動句式,等能夠把一種貌似“客觀” 的媒體自身立場寫入新聞報道,給受眾一種真實可信、客觀公正的感覺的句法。,實際上是新聞媒體在對2014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新聞事實進行報道時,對這些訊息并不是進行符號的隨意組合,而是根據一定的觀點和框架意識形態(tài),通過對符號的整理加工來,對新聞事實進行重新解釋、提示和、強調,這些符號形成新聞事件意義的建構。雖然受眾并非被動地全盤接受媒介傳播這樣的信息,但是多家媒體的累積報道形成的疊加效果,使得受眾在接收媒體報道的信息時,或多或少還是會受媒體報道中的媒介框架影響。媒體利用其新聞話語的主導權地位,對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日本民眾對于中國的國家形象的認知。 

結論

本文是以日本三家主要的新聞主流網站為代表,通過對日本媒體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道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日本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包含著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色彩。梵·迪克提到“任何媒體從本質上說都不是一種中立的、懂常識的或者理性的社會事件協(xié)調者, 而是幫助重構預先制定的意識形態(tài)”③5。

本文選取三家對華持不同態(tài)度的日本主流網站為研究對象,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無論是對華標榜自身“較客觀中立”的朝日新聞網站,還是對華基本上負面消極報道較多的傾向于負面色彩的讀賣新聞網,都是通過有選擇的報道來建構,對中國的國家形象進行建構,以達到為其政治利益服務的目的。日本媒體自稱客觀中立,在涉及有關中國的報道時,經濟報道相對客觀,但在報道作為硬新聞的政治報道和軟新聞的文化時,卻存在主觀意識形態(tài)色彩。由于日本媒體的新聞生產機制,商業(yè)媒體追求利潤的驅使,政府等權力機構對媒體的控制和執(zhí)政黨對中國的態(tài)度,使得媒體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在對華報道的“固定成見”的背后,可以說與日本媒體的新聞報道體制、社會制度、價值觀念、民族特性、文化認同、新聞理念乃至國家利益密不可分。   

在對外宣傳報道時,我國應該學習西方的媒體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的相關理論,要學會在報道中巧妙地建構中國形象,這對于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的作用將是巨大的。在自媒體時代,我國應該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搶占主動的話語權。此外對于我國受眾接觸外國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何如鑒別信息,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防止外國的“文化滲透”也凸顯重要。

注釋

①中國全人代閉幕 尖鋭化する習政権の反日攻勢(3月16日付・読売社説)[EB/OL].http://www.yomiuri.co.jp/

②習政権の「政左経右」路線鮮明に 権力集中と國有企業(yè)改革、根は権力闘爭[EB/OL]MSN産経ニュース .http://sankei.jp.msn.com/

③梵·迪克.作為話語的新聞[M].華夏出版社,2003:12

參考文獻

1.樊亞平,丁麗瓊. “軟性” 新聞中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基于日本產經新聞網莫言獲諾獎報道的話語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2.張蓉,趙新利.淺議日本媒體的議程設置與話語霸權[J].新聞大學,2005(3)

3.劉娜.中日新聞網站新聞構架差異性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4.王怡靜.中日兩國媒體對中國國家領導人訪日報道的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1

5.榮元.福田時期《朝日新聞》涉華報道傾向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