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高校中國古典舞基訓男班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古典舞基訓課概念簡介
古典舞基訓課程將芭蕾舞與中國傳統(tǒng)武術戲曲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不斷的研究和改進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課程。它具有圓潤細膩、剛柔并濟、嚴謹規(guī)范、動靜結合的特點,講求“形、神、勁、律”完美和諧統(tǒng)一的審美特征。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敝挥虚L期堅持舞蹈基本功訓練,才能夠靈活自如的支配自己的身體,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術技巧,才能夠更完美的呈現(xiàn)和演繹舞蹈作品。
古典舞基訓需要學生掌握頭眼、上肢、軀干、下肢的基本能力和素質訓練,包括位置、路線、技法以及柔韌訓練,除此之外,還要具備控制、旋轉、跳躍及翻身的能力。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百日空,基本功訓練主要是為了從多個角度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大肢體的表現(xiàn)力,只有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才能有身體記憶,成為一種習慣,總之,練功貴在堅持。基本功訓練都是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掌握各種技術技巧的同時,還將所學技巧融入舞蹈作品之中,飽含情感和表達的肢體語言才是真正的舞蹈藝術,達到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融合,讓觀者為之動容。
古典舞基訓為舞蹈學專業(yè)中一門專業(yè)核心課,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必修課程,以集體授課和分別指導方式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制定充分的計劃,建立完善的訓練體系,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古典舞的內涵所在。在日常教學中,學生的基本功底必須扎實,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同時注重對學生自我學習和提升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身形展現(xiàn)出古典舞形態(tài)美,而且具備較好的課堂教學講述能力和組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整體專業(yè)素養(yǎng)總體符合社會對舞蹈人才的需求這一目標。
二、古典舞基訓課男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普通高校舞蹈生生源良莠不齊,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
普通高校舞蹈生的生源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是藝術學校畢業(yè)并成績比較好的,多數(shù)都是來自普通高中或者僅僅學習一至兩年舞蹈參加藝考的學生,尤其是男生,很多男生在學習古典舞時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同時學習時間較晚,自身功底較差,因此在學習時會遇到各種困難。這些男生在日常訓練中,如果遇到訓練難度大的情況就無法跟上訓練的節(jié)奏,從而打擊自身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而且古典舞基訓的學習是一個漫長而又枯燥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會減少自身學習的信心,學習興趣也會降低,從而導致無法堅持下去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所以,在教授中國古典舞基訓男班時,教師必須注意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自己的性格特質、身體素質等存在顯著差異,課堂中舞蹈的學習水平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古典舞教師在學校教學時,通常對所有學生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以及相同的教學方式。此外,因集體授課制上課人數(shù)多,往往學生的實際情況高校古典舞教師缺乏關注與了解,每個學生的軟開度、彈跳力、協(xié)調性、學習能力,他們并不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掌握,就因此促成無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更為恰當?shù)闹笇б庖姡瑹o法實現(xiàn)基于教材之上的因材施教。進而導致學生整體學習效果不理想,影響學生上古典舞基訓課的積極動力。
2.普通高校舞蹈教師師資力量不足,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舞蹈專業(yè)在普通高校屬于二級學院的一個小專業(yè),在人才引進方面尤為困難,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第一,普通高校人才引進學歷要求都是博士,而舞蹈專業(yè)的博士人才稀缺,而因男班教學需要的博士男教師則更少;第二,普通高校招聘也會申報碩士,但還是女教師居多,男教師較少。女教師在教學男班時較為困難,古典舞基訓男班、女班從氣質、幅度、力量、旋轉、跳躍、翻身、翻騰、身法上還是有一定區(qū)別。例如:古典舞基訓男班教材把下訓練中的“掃堂探海轉”,屬于男生技術技巧,女教師示范動作無法完成,為了在教授過程不受到阻礙,提前備課時認真練習與研磨,也無法和男教師的教學質量相比擬。
在進行古典舞基訓教學的過程中,師生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教與學也是相互作用的。很多高校在開展相關課程的男班教學時,教學方式固定不變,老師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解讀,同時對相關動作進行示范,示范完成后學生開始自主練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直占據(jù)主動地位,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給學生傳輸知識,學生沒有主動權只能去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情況會導致師生之間不具有互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被激發(fā)出來,雖然通過教學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舞蹈知識,但是這些知識的理解深度較差,無法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很多老師在進行男班教學時,教學模式陳舊且脫離實際,老師沒有根據(jù)男生自身的個體特征和情況來設置教學課程,這也使得很多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學習興趣極大降低,甚至產生厭學的情況,對教學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部分老師的教學能力較差,教學方式不合理,對教學內容了解不深刻,教學表達也存在缺陷,學生在學生中無法對得到對知識的清晰認知,對教學質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古典舞基訓課教學內容設定不合理,缺乏對學生文化培養(yǎng)的重視
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程需要有合適的教材,作為教師的輔助性工具,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什么是合適的教材,應根據(jù)班級多數(shù)學生舞蹈基礎的高低,以及高校的培養(yǎng)目的及要求來選擇的教授內容。教師在講授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課時,學校應加強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置,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篩選內容,以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提高學生對古典舞的掌握。尤其是古典舞男班選擇教材時,教師應注重每學期的側重教學方向,例如:古典舞基訓第一學期應選擇基礎規(guī)范訓練課程,第二學期應選擇強化性訓練課程,第三學期應選擇綜合運用訓練課程。然而,在古典舞基訓男班的課堂教學中,多數(shù)學校只會選擇專業(yè)院校常用的教材作為古典舞基礎訓練課程的根本,而不修改或補充教材的內容來完善自己教學,這使得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兼容。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教材很難,讓學生無法接受;另一種是教材很簡單,學生沒有提升的空間。普通高校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原本專業(yè)基礎就有不小的區(qū)別,大部分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相對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直接使用專業(yè)院校的教材,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就不能得到滿足,也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的輔助作用,更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程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古典舞專業(yè)技術技能,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舞文化中蘊含的含蓄之美、典雅之美、陽剛之氣、剛勁之神的認識和掌握更為重要。要在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下進行古典舞的學習,對于男同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這樣不僅能夠推動學生對古典舞更好的領會,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帶動身體對古典舞有更好的詮釋,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古典舞教師在進行古典舞基訓男班教學時,要注重對傳統(tǒng)文化的講授,要促使學生能夠了解古典舞背后蘊含的優(yōu)秀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但在實際的古典舞基訓男班教學時,教師往往更注重對學生舞蹈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知識的熏陶,使得學生不夠了解自己為何而舞,為誰起舞,用舞蹈來表現(xiàn)什么。所以,普通高校古典舞專業(yè)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對古典舞文化底蘊的了解,從自身做起對其重視起來,來促進古典舞文化的傳播,來帶動學生,不讓缺乏文化素養(yǎng)成為學生學習古典舞的攔路虎、絆腳石。
三、古典舞基訓課男班教學策略分析
1.優(yōu)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肢體表達能力
很多男同學在學習古典舞之前并沒有足夠的功底,大部分男同學在初高中以后才開始接觸古典舞相關的訓練,舞蹈功底不扎實。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老師在制定課程計劃前可以對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身體、心理及學習情況,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制定不同程度的訓練內容。在訓練之前,針對舞蹈功底較好,學習興趣高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訓練的難度,讓他們在日后學習中更容易掌握高難度動作。對于功底較差、學習積極性低的學生在訓練時可以以基礎動作訓練為主,為他們的學習打牢基礎。同時,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當學生出現(xiàn)厭學或者積極性低的情況時,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日常訓練時,老師還應該積極鼓勵能力較高的學生自行編創(chuàng)古典舞動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
在訓練時,教師應該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對具體的訓練方式進行合理設置,同時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解讀,讓學生的訓練基礎和理論知識更加扎實。比如,學生在進行跳躍類動作訓練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蹲相關動作的練習,減輕他們肌肉的疲勞程度,讓訓練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在訓練柔韌度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兩個學生之間相互拉伸,減少其在訓練中受傷的概率,提高訓練效果。在訓練學生耐力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設定一些合理的、趣味性的有氧運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促進身體訓練效果。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做對應的微課視頻課件,課堂中不僅減輕了老師一部分做示范的負擔,學生還可以在課下再練習,再一次促進學生對訓練知識的認知,加強了身體訓練。在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老師要嚴格把握視頻時間,如果時間長度較大,學生無法做到全程注意力集中,課件教學效果會降低;但是時間較短,教學內容則無法全面地呈現(xiàn)給學生。經過相關的研究,合理的時長一般是8分鐘左右,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微課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
2.克服教學困難,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在進行男班古典舞基訓教學時,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對基礎訓練予以足夠的重視。想要學習難度更高的動作、了解更加深入的知識就必須做好基礎訓練工作,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習慣,對古典舞的形態(tài)表現(xiàn)模式有充分的理解。因此,老師必須引導學生認知基礎訓練的重要性,不僅要給學生深度解讀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基礎能力,提高學生對身體的控制掌握程度。同時,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程度也會更高,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也更強。通過長期的基本訓練,學生能夠靈活應對不同風格的古典舞基訓組合。因此,基礎訓練對于古典舞蹈學習極為重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要養(yǎng)成正確的訓練觀念,為古典舞蹈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在進行古典舞基訓教育時,應注意與藝術實踐相結合,基礎訓練課就是在為跳劇目、跳作品服務的,所以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是勢在必行的。例如:學院可以通過舉辦舞蹈類藝術大賽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從中學生既可以相互學習,又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與進取心。
3.突出教學特點,把握古典舞蹈風格
在進行古典舞基訓訓練時,老師要充分了解古典舞的風格特征,在訓練時結合其具體特征將古典舞的神韻充分展現(xiàn)。在教學時,老師對古典舞特征的認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教學的效率。古典舞要求做到剛柔并濟,這種思想和道家中“天人合一”如出一轍。在訓練時要充分把握神、形、勁、律等要點,從而保證訓練的高效性和系統(tǒng)性。
老師在進行古典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古典舞的內涵及特征,結合具體的動作來進行充分表達。比如,在進行日常訓練時,學生要掌握自己的動作要領,將腰作為主軸,以胯為基礎,以腳為根本,保證自己的形體力度。同時,在訓練時老師要充分強調軀干的重要性,讓學生充分掌握軀干相關的圓、擰、傾等基本要領,同時結合具體的形體動作來進行訓練。在訓練時,學生要把握舞蹈動作的著力點,根據(jù)具體的訓練內容來把握訓練的節(jié)奏和要領。
結語
舞蹈教學中古典舞基訓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習不僅弘揚了民族精神,還研習了古典舞技術技能,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普通高校古典舞基訓男班教學中,存在不注重個性化培養(yǎng)、教學內容設定不合理以及缺乏對文化內涵的培養(yǎng)等問題,以上幾個方面對古典舞基訓課程教學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為促進中國古典舞基訓男班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夠有效地發(fā)揮基訓課教學的作用,并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古典舞技能,普通高校在組織教學工作中要加強推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積極地推動文化素養(yǎng)與專業(yè)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因此,高校老師在進行古典舞基礎動作教學時,要遵循科學、系統(tǒng)的原則,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逐步提升學生對身體功能的掌握能力,把握古典舞動作的要領,領悟古典舞的神韻。
本文來源:《尚舞》http://k2057.cn/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