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敘事模式研究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與演進,以互聯網為載體與介質的新媒體傳播工具不斷涌現出來,推動了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敘事方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從過去單線條的敘事模式向著多角度、多維度的深入型的新聞敘事模式轉變。在新媒體背景下,要想使新聞報道能夠呈現最佳的狀態(tài),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新聞敘事方式,豐富新聞報道的模式。本文闡釋了新媒體背景下新聞敘事模式的轉變,提出了新聞敘事模式改進的可行性策略。
一、關于新媒體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而言的,維基百科對于新媒體的定義是:泛指利用電腦(計算及咨詢處理)及網路(傳播及交換)等新科技,對傳統(tǒng)媒體之形式、內容及類型所產生的質變。從這個定義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相比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在形式、內容以及類型上都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這里的“質”首先指的是其介質。
(一)新媒體的介質
傳統(tǒng)媒體的介質包含的范圍通常是印刷的報紙、雜志、無線電廣播以及電視。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在介質范圍上的界定沒有傳統(tǒng)媒體那么明確,但其類型主要以互聯網為載體,包含部落格(博客,weblog)、門戶網站、搜索引擎、虛擬社區(qū)(BBS)、網絡廣播(podcast)等。在美國,新媒體通常指的是以YouTube為代表的視頻媒體,以Facebook、Twitter為代表的即時網絡媒體和以Google為代表的搜索引擎;而在我國,新媒體常常指的是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即時網絡媒體,以新浪、網易、搜狐為主的門戶網站和以百度為主的搜索引擎。
(二)新媒體的特性
新媒體的主要特性有四個:快速、碎片、交互與個性。
目前,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推行百兆級別光纖的“寬帶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推進了互聯網向各領域的滲透發(fā)展。由于硬件設施的提高,網絡環(huán)境越來越好,信息傳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無論是文字、圖片、音頻還是視頻,都能夠以非??焖俚姆绞竭M行傳播。
信息源與載體越來越多,使得信息碎片存在于各個媒體介質上,而生活節(jié)奏越快,信息量越大,會導致信息碎片越多。而碎片信息往往具備這樣的特征:它們往往是一些事實的集合而非邏輯,往往大量簡化了推演過程,往往將多路徑簡化成為單一的路徑,往往不夠嚴謹、全面。簡言之,碎片信息就是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僅說明表面上的東西而非背后的原理以及與其他事物之間的相關聯系。而我們的新媒體上存在最多的信息往往就是這類碎片化的信息。
新媒體最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互動性強?;有圆粌H僅體現在媒體機構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更廣泛意義上的互動性體現在其受眾之間的互動。以微博為例,當一個新聞被報道出來,看到新聞的網友之間就最先產生互動(評論與轉發(fā))。其次,其信息是雙向流動的,有別于傳統(tǒng)媒體的單向傳播方式,新媒體的新聞報道是多維的傳播,而信息不再僅僅依賴于發(fā)布該信息的新聞媒體,每個受眾都是一個“媒體”,因而,新媒體中的信息沒有了傳者與受者,只有信息的參與者。
以上三點特性造就了新媒體的個性,而個性的形象更利于被傳播、被關注。
二、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敘事模式
在新媒體背景下,大量的網絡公民參與到新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來,因而,新媒體的新聞敘事是以網絡為圓點,進行多維度的擴散。當然,有些網絡媒體的新聞仍然僅僅將其傳統(tǒng)媒體上的報道呈現在網絡上(例如微博、微信公眾號),僅僅將其當做傳統(tǒng)媒體的數字化形式而已,這種形式的新聞不在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
(一)蜂巢型模式
所謂蜂巢型模式,即利用分散的要素對新聞事件進行時態(tài)報道,多見于突發(fā)性的新聞事件,例如《南方都市報》對MH370失蹤事件進行的報道,就是根據每個時間點所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的跟蹤性的報道。當然,并非所有新聞報道都可以采用蜂巢型的模式進行敘事,采用蜂巢型模式進行敘事,通常要具備以下的特征。
首先,重大突發(fā)性事件多采取此類新聞敘事模式。如MH370失蹤、汶川地震等重大突發(fā)性事件,新聞媒體通常會進行多方面搜集資料。其次,當信息量不夠準確的時候,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需要不停地進行新聞信息的核實,以保證新聞報道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例如汶川大地震時,中央電視臺持續(xù)核實地震等級以及傷亡人數等資料,這樣的資源補充類似于蜜蜂填充蜂巢中的空洞一般。此外,當時間非常急迫,而人們對事件的關注度又非常高時,只能先將事件報道出來,然后再根據后續(xù)核實情況,補充報道與事件相關的準確信息。
(二)菱形的新聞敘事模式
所謂菱形的新聞敘事模式,即新聞媒體為了順應當前新媒體的發(fā)展要求,在新聞報道中設置了新聞互動等形式,利用網絡公民對事件的了解,提升新聞整體的報道效率。當下,菱形的新聞敘事模式在當前的媒體報道中利用范圍最為廣泛。例如昆明暴恐事件,《人民日報》基本上采取的就是菱形新聞敘述模式,對整個事件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菱形的新聞敘事模式的特性主要在于其新聞時效性與新聞廣度、深度的相互兼顧,主要適合中等大小、不復雜、經歷時間不長的新聞事件。
(三)鉆石型新聞敘事模式
所謂鉆石型新聞敘事模式,即是承繼了傳統(tǒng)新聞報道的優(yōu)點,對新聞整體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真實性做到最大范圍的保留的一種新聞敘事模式。與傳統(tǒng)新聞不同的是,鉆石型新聞敘事模式在事件的敘述中擺脫了傳統(tǒng)新聞平鋪直敘乏味的報道模式,添加了新媒體的特性,如加入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將其與新聞本身融為一體。鉆石型新聞敘事模式的典型例子就是約翰·布蘭奇領導創(chuàng)作的《雪從天降》,其將多種媒體元素融入新聞報道中,呈現出了堪稱完美的新聞報道效果。
三、新媒體背景下新聞敘事模式改進的可行性策略
當今網絡媒體已經在技術上帶來許多新的功能,但是如果要發(fā)展出具有新媒體特性的新聞敘事模式就不僅僅是在其技術方面進行探討,因而本文從新聞敘事的研究定位出發(fā),對新聞敘事模式的改進進行可行性研究。
第一,超文本提供情節(jié)組織結構的新可能。超文本是一種信息管理的途徑,以鏈接及節(jié)點組成網絡的方式儲存資料,使用者可以依據個人的需要,通過有節(jié)點間的鏈接在整個資料庫中進行檢索。它大大改變了使用者接收文件以及信息的方式,以一種非連續(xù)性的串成的文本,既可以在同一新聞內連結,也可以拓展到其他新聞中。網絡媒體的超文本特性打破了傳統(tǒng)線性文本的限制,讓節(jié)點與節(jié)點之間有循序關系的單一路徑之外,也可以有并列關系、遞進關系等。例如,在一個新聞報道中可以連接其他與之相關的新聞報道,又或者是一個新聞專題下的不同時間的報道等。
第二,互動性提供情節(jié)發(fā)聲位置的新可能。在新媒體背景下,過去新聞報道的作者將變成設計者,一方面要提供新聞互動性的文本,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受眾能夠參與的方式。新聞媒體報道者不再像傳統(tǒng)的媒體那樣需要整合新聞中的多元化的聲音,而是給網絡新聞的受眾提供不同方式的選擇,使其能夠參與到新聞中來。而以往被動的接收者(讀者)也從被動的地位轉變成主動的使用者,除了像以前那樣接收新聞的傳播之外,自己也變成新聞的“締造者”,可以以自己的身份對新聞進行建構、補充,推動新聞情節(jié)的發(fā)展,使新聞走向多元化與多維化。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日益發(fā)展的受眾需求,而在新媒體背景下打造新的、適應新媒體的新聞敘事模式已經是勢在必行,筆者結合文獻資料以及自身經驗探討了新媒體背景下的幾種新聞敘事方式,并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策略,以期能夠促進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報道的不斷發(fā)展。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