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脂蛋白(a)[Lp(a)]血癥與心血管病關系
摘要:目的 通過對脂蛋白(a)[Lp(a)]以及心血管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探究高脂蛋白(a)[Lp(a)]血癥和心血管病兩者的關聯(lián)。方法 調(diào)查統(tǒng)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進行各項有關脂蛋白的專項檢查之后的數(shù)據(jù)信息。結(jié)果 在這些心血管病患者中存在35名高脂蛋白(a)[Lp(a)]血癥患者,出現(xiàn)的概率高達35%。結(jié)論 高[Lp(a)]血癥很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病發(fā)病,因此應當致力于探索有效降低脂蛋白[Lp(a)]的治療方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作。
關鍵詞:高脂蛋白(a)[Lp(a)]血癥;心血管病;關系
從脂蛋白(a)[Lp(a)]被人們發(fā)現(xiàn)之后,許多研究報告都發(fā)現(xiàn),它很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但是也有一些人對這種觀點表示懷疑。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在現(xiàn)在醫(yī)院對患者進行檢測Lp(a)水平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免疫法,以提高檢測的精確度。為了對此進行實踐探究,本文進行了如下的實際調(diào)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文選取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調(diào)查樣本,并分成兩組。一組是通過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之后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的43名患者,包括25名男性與18名女性,年齡范圍為50-77歲;另一組是患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以及陳舊性的心肌梗死的病人57名,包括38名男性與19名女性,年齡范圍為52-76歲。此外本次實驗挑選了160名既沒有心血管疾病也沒有吃改變血脂水平藥物的健康人士作為參照組,其中包括89名男性和71名女性,年齡范圍在40-80歲。
1.2方法
接受實驗的全部人員于早上七點到八點之間在空腹狀態(tài)下,由工作人員抽取肘靜脈血2ml,然后將血樣放入肝素鋰抗凝試管進行離心操作,離心出需要的血清,然后再檢測血清中的脂蛋白(a)[Lp(a)]含量。
1.3脂蛋白(a)[Lp(a)]測定
為了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的科學性,實驗遵循的是免疫法。此外,實驗過程中使用的藥品都是日本第一化學藥品株式會社生產(chǎn)的,而實驗所用的儀器是由雅培Aeroset生產(chǎn)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的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是SPSS17. 0軟件包。計算結(jié)果以均值以及標準差體現(xiàn),利用t檢測,計算結(jié)果采取(X2)檢測,當P<0. 05的時候表示結(jié)果有顯著性意義,危險程度的數(shù)值表示顯示為相對危險度(OR值)。
2結(jié)果
2.1 3組的測定結(jié)果以及由獨立的樣本t檢驗之后的結(jié)果統(tǒng)計如下。
表1 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和對照組Lp(a)水平比較
分組 |
例數(shù)(n) |
均值±標準差(x±s) |
比較 |
t值 |
P值 |
急性心肌梗死Ⅰ |
43 |
230.35±155.23 |
ⅠvsⅢ |
2.14 |
0.03 |
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Ⅱ |
57 |
206.34±166.98 |
ⅡvsⅢ |
0.75 |
0.46 |
參照組Ⅲ |
160 |
196.02±168.32 |
Ⅰ以及ⅡvsⅢ |
1.70 |
0.09 |
由表1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前兩組的脂蛋白(a)Lp(a)水平比第三組高一點;第一組和第三組通過t檢測之后,前者P<0.05結(jié)果差異含顯著意義;而第二組和第三組通過t檢測之后,P>0.05,差異均無顯著意義。
2.2 對接受實驗的患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因為前兩組Lp(a)≥300 mg/L的人數(shù)不多,所以將這兩組合成一個大組,都屬于心血管疾病組。通過表2的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Lp(a)≥300 mg/L和Lp(a)<300 mg/L的患者比例在心血管疾病組和參照組有很大不同。
表2 心血管疾病組與對照組Lp(a)\300 mg/L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Lp(a)水平(mg/L) |
心血管疾病組(%) |
參照組(%) |
X2 |
精確p |
OR值 |
≥300 |
25(25.00) |
19(19.00) |
4.47 |
0.04(雙側(cè)) |
1.44 |
<300 |
120(75.00) |
130(81.30) |
|
|
|
心血管疾病組以及對照組在Lp(a)≥300 mg/L和<300 mg/L的區(qū)別上進行了x2方面的檢驗,x2=4.473,P=0. 037,P<0. 05,結(jié)果差異含顯著性意義,表明Lp(a)的含量高低引起了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病發(fā)的概率;當脂蛋白含量(a)Lp(a)高于300 mg/L的時候,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為1. 44倍,95%置信范圍是1. 026~2. 015,這表明這個數(shù)值具備顯著性意義。
2. 3 臨床跟蹤3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過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之前以及手術之后待病情穩(wěn)定之后的脂蛋白含量(a)Lp(a)含量,通過t檢驗的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表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蛋白(a)Lp(a)術前和術后含量平比較
分組 |
例數(shù)(n) |
均值±標準差(x±s) |
t值 |
P值 |
術前 |
30 |
300.43±187.86 |
4.36 |
0 |
術后 |
30 |
229.36±157.98 |
|
|
由表3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之后以及手術之后脂蛋白含量(a)Lp(a)含量有所改變,手術之前含量上升,而且P<0.01差異符合非常顯著性的意義。
3討論
脂蛋白含量(a)Lp(a)包括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載脂蛋白以及特異成分載脂蛋白。前者作為已經(jīng)被確定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成分,是脂蛋白含量(a)Lp(a)最主要的成分。而后者是特異的apo(a)成分,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前者還要大。不過目前對這方面的探究還不充足,而且很容易變異,不方便控制。根據(jù)目前的研究可知,脂蛋白含量(a)Lp(a)的影響主要還是來自于遺傳因素。通過此次實驗,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
(1) 脂蛋白含量(a)Lp(a)的含量在急性心肌損傷的時候在發(fā)生變化。急性心肌梗死與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血清里的脂蛋白含量比參照組多;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組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但是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以及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跟參照組沒有顯著性意義。此外脂蛋白含量的標準差比較大,表明脂蛋白的分布不集中。
(2) Lp(a)含量過高可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通過實驗結(jié)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Lp(a)含量高于300 mg/L的時候心血管疾病的病發(fā)概率是Lp(a)含量低于300 mg/L的時候的1.44倍。可以認為Lp(a)含量高的病人比Lp(a)含量低的病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
4結(jié)論
脂蛋白含量(a)Lp(a)的含量是在不斷變化的,通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實驗說明,脂蛋白應該屬于正急性時相蛋白,容易造成急性損失,所以其含量的高低對心血管疾病的病發(fā)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以300ml為衡量的標準,超過這個標準心血管疾病的病發(fā)率就非常高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具體原因還沒有完全研究出來。
參考文獻
[1] 韓愛忠, 汪俊軍. 脂蛋白(a)與心血管病關系[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2,28(9):643-645.
[2] 韓愛忠, 汪俊軍, 孟楊, 等.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漿氧化脂蛋白(a)水平[J]. 臨床檢驗雜志, 2010,28(1):24-26.
[3] 張金紅, 劉愛兵, 脂蛋白(a)水平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0,20 (12): 3362-3364.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